
日前,商務部、工業和信息化部、海關總署、質檢總局、國家認監委聯合下發了《關于進一步規范汽車和摩托車產品出口秩序的通知》!锻ㄖ凡粌H進一步明確出口企業應具備的資質,而且還明確指出,出口產品在國外有重大質量事件并對我國出口造成重大不良影響的,將取消其出口資格。這讓汽車業為之一振,也讓人看到了中國汽車走向國際化的決心。
而在這種決心的背后,恰恰反映的是中國汽車出口混亂的現狀。中國汽車企業從2001年開始實施出口,并在2008年達到出口第一次高峰,再到2011年突破85萬輛,今年有望突破100萬輛。但中國汽車出口量占總產量比重太低,且中國汽車企業初期只知道把車賣出去,根本不知道賣車要提供服務,也讓中國汽車的出口形勢依然不容樂觀。
中國汽車面臨從“走出去”到“走進去”的巨大轉折。目前,中國汽車出口的方式其實很簡單,現在不到100萬輛的出口,絕大多數都是以單純貿易的方式出口,很少是以中國在海外生產的方式實現,大部分都是以中國出口報關海運的方式出去。
不過,即使在海外生產造車,也并不意味著一定會成功。在競爭激烈的今天,中國的汽車企業在經營理念、管理、思想、文化、品牌、研發、售后等各方面與國際上的汽車巨頭還有很大的差距。大多數企業出口的戰略規劃都很欠缺,恐怕很難在海外成功立足。
回想過去的十年間,中國汽車企業已經憑借產品的創新,形成低成本優勢,在海外開拓出了一定的市場。如今,要塑造中國汽車產品在世界上的形象,不僅是走出去的問題,更重要的是“走進去”,讓技術標準和法規與國際接軌,并在營銷服務上有一定的創新,讓創新與海外當地市場緊密融合,這對中國的汽車產業來說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。
來源:北京商報